1958年8月第一辆红旗样车试制成功后,由上海来厂支援的陈福贵老师傅自告奋勇请战,不要设计师设计车身,只要两辆红旗样车底盘和发动机,带了几名徒工在无图纸、无模型的条件下,自己在地上放样,手工敲制出全部钣金件。
查看更多 >>解放CA10型载货车,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货车为蓝本制造的。
查看更多 >>以饶斌为代表的一汽干部职工铭记共和国领袖的殷切期望,将领袖的期望当作自己的使命。
查看更多 >>1958年第一辆红旗样车完成后,一汽决定按正规程序重新设计此车型,前后经过了五轮样车试制和改进设计之后才最后定型的。
查看更多 >>1959年是共和国建国十周年,首都北京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
查看更多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相继建立,武器装备也有较大发展,需要大量的越野汽车为其配套。
查看更多 >>1958年6月下旬,传说北京要搞高级轿车,一汽设计处的设计师们当仁不让,我们是“第一”,我们一定要造出第一辆高级轿车。
查看更多 >>CA72型红旗轿车的内部尺寸与同级轿车相比是较宽裕的,因此,有可能在CA72的基础上加大轴距改成长轴距三排座高级轿车。
查看更多 >>经过前两轮CA72加长轴距的三排座车型的试制,均不令人满意,1963年5月又开始第三轮三排座样车的设计,主要是改变车身的造型,目的是让CA72造型的笨重感有所改变。
查看更多 >>这是轿车厂第一次放开手脚独立自主、自行设计、大胆创新的尝试。
查看更多 >>它是解放牌汽车的改进型,其主要特点是:车头短,车箱的载重面积增加,载重量增至5吨,满载行驶时,还可牵引四吨半的挂车;马力为115—130匹。
查看更多 >>红旗CA770新型三排座高级轿车第一辆样车于1965年9月完成,随即送到北京审查,受到中央领导和一机部、汽车局等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查看更多 >>为扩大红旗轿车产品的使用范围,轿车厂在1967年开发了红旗CA770系列的双排座车型—CA771型高级轿车。
查看更多 >>整车全长减少400mm,轴距缩短300mm。
查看更多 >>经彭真、邓小平和周总理圈阅同意后,由中警局、一机部、化工部、兵器部等单位紧急成立了专案领导小组,一汽轿车厂也成立了772专案小组,承担制作保险车的光荣任务。
查看更多 >>l970年,轿车厂试制了以CA770车型为基础的检阅车,它和CA72检阅车型式相同,均为无顶盖的车身,后座外露,也采用了后靠背可以翻转升起而形成高位检阅小座,中隔墙有高扶手供检阅人手扶。
查看更多 >>9月份科技部在轿车、设备修造、铸造、锻造、座垫弹簧、热处理、工具、车身等兄弟单位支持下,奋战了17个昼夜,于9月28日完成了两台小型越野车的试制任务。
查看更多 >>而这种救护车不宜使用标准的救护车型,否则在行进车队中会显得与欢迎场景不相协调。
查看更多 >>轿车厂崔洪松副厂长带队与设计科长吕彦斌和工程师陈清萍赶赴中南海接受任务。
查看更多 >>为适应国家发展钢铁工业的需要,一机部决定由一汽负责开发制造大型矿用自卸车。
查看更多 >>5升、250马力,压低进气管高度以适应整车布置要求;空气滤清器预热,曲轴箱通风,排气、消音方面作了改进,提高散热效率,节省功率消耗;采用三前进档液力自动变速箱,提高低速动力性;前后轮采用独立悬挂,采用子午线轮胎以抗侧倾效果;采用动力转向,轻便而安全;采用盘式刹车,提高制动效率;车身侧窗改为弧形玻璃,降低了风阻;暖风、冷风内流、外流任意选择,提高舒适性。
查看更多 >>八十年代,红旗轿车停产以后,为了避开与“长官意志”直接碰车,探索红旗轿车的出路,轿车厂提出两条措施:(1)选装进口件,提高红旗车性能,造出新样车送北京,扩大红旗影响;(2)把红旗车转移到深圳生产,挡住进口,争取出口创汇。
查看更多 >>经过1981年初到全国四省市进行的调查,在考虑使用道路、城市交通等条件后开始了设计工作,如车速不能太高、降低油耗、减小发动机排量、提高升功率、尽量缩小外廓尺寸、减轻自重、改进流线形以提高经济性等,并要创造我国汽车的独特风格的造型。
查看更多 >>1980年6月,轿车厂以CA770为基础,全部利用CA770的车身与底盘,将后行李箱与后顶盖部分加以补充,成为室内空间十分宽裕的救护车——CA770W。
查看更多 >>1984年,在红旗轿车停产三年之后,中南海警卫局向一汽提出:要两台红旗牌特种检阅车,建国35周年为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检阅三军乘用。
查看更多 >>1980年5月,轿车厂利用CA770的车身复盖件加以改制,装在CA770的缩短底盘上(轴距缩短650mm),成为外形与CA770完全不同的两排座轿车。
查看更多 >>CA630设计采用一些红旗轿车的结构,车身为承载式,全金属骨架;座椅采用高级面料,单独分离式可调靠背;顶棚两侧各有一排手动球形冷风出口,风口角度可随意拨动;发动机是在红旗轿车V8型发动机基础上,调整为4。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突破产品单一、产品老化和滞销的局面,一汽开发出解放CA141型5吨载货汽车。
查看更多 >>为使高档公务车国产化,节省外汇资源,成为大型轿车项目上马的先导工程,1988年5月17日,凯时国际与德国大众汽车签署了奥迪轿车的技术转让协议,凯时国际以许可证方式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标准的中高级车技术转让合同,是“市场换技术政策”最早的尝试之一。
查看更多 >>由于原样车日产280C属于中级轿车,即使内部陈设改变而整车的布置、性能均达不到高级轿车的标准。
查看更多 >>1991年捷达A2作为一汽与德国大众集团合作的结晶,在长春投产下线。
查看更多 >>1995年5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三代解放CA150PL2(CA1120PK2L2)6t平头柴油载货车全面推向市场,标志着一汽40多年只生产长头卡车的历史结束,开创了一汽商用卡车长、平头两大系列并举的新格局,同时彻底实现了解放卡车的柴油化。
查看更多 >>1996年,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奥迪200系列高档轿车在—汽-大众公司批量下线正式投放国内市场。
查看更多 >>6升单点电子燃油喷射式发动机和5挡变速箱,采用动力转向、中央门锁、电动窗,具有漂亮的流线型车身,是德国大众1994年刚投放市场的普及型家用轿车。
查看更多 >>此车型即红旗豪华旗舰高级轿车。
查看更多 >>从此,解放卡车进入了准重型行列,产品结构逐步向重型化发展,形成了中型、重型、轻型产品全面发展的格局。
查看更多 >>它是第一款全球同步生产的国产高档轿车,并专为中国市场加长了 90 亳米。
查看更多 >>该车在开发过程中全部运用CAD/CAM世界顶尖技术。
查看更多 >>CA142新型载重车,在继续保持CA141车成为国优产品的基础上,采用了9项高水平的改进,明显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超载能力,平均故障里程超过国优标准。
查看更多 >>开始试装时,曾匹配过日本尼桑 VG30S化油器式发动机,而后通过市场调研及分析,正式匹配了日本尼桑 VG20闭环电控多点燃油喷射式汽油发动机。
查看更多 >>2005年4月,国内首款高顶多功能轿车——开迪上市。 开迪是由一汽-大众公司生产的中国首款高顶多功能轿车,外形时尚、流畅、简洁,集最新科技、卓越功能、高等级的安全标准等于一身。开迪拥有德国轿车的纯正血统,是2004年2月刚刚在德国本土投放的最新产品,突破了传统的MPV概念,引入了载人搭物双重功能,充分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关怀,实现了生活中全方位的多功能,把多功能车的标准又提升到“全能”的高度。 作为一...
查看更多 >>幸福使者是由日本大发公司引入的MOVE品牌轿车为原型,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轿车汽研所优化整合开发出的新一代微型MPV多功能轿车,它采用了大发公司微型多功能轿车最新技术,其底盘及整车全部采用轿车平台,质量水平突出设计保障原理,是近年来风靡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最有影响的车型之一。
查看更多 >>现在,高尔夫几乎成为两厢轿车的代名词,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购买一辆高尔夫轿车。
查看更多 >>多年来,一汽-大众始终保持与世界先进汽车制造技术和高效管理理念同步发展,已经成长为既具备德国汽车工业同步质量标准,又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和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的现代化企业。
查看更多 >>